其实大米还是很有营养,只是现在很多朋友对大米的误解太深,今天梅河口绿色大米小编分享现在大家对大米的误解和为大米辩解的相关知识,看看你有没有误解大米,一起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谣言一:大米没营养
平时建议不要只把大米作为主食,主要因为大米在精制加工过程中损失了谷皮、糊粉层、谷胚,而它们恰恰是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矿物质、维生素 E、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富集的地方。
但这不代表大米完全没有营养,每 100 克大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 70~80 克,蛋白质含量约为 7~8 克,脂肪含量仅 1 克左右。
虽然跟糙米相比,精制大米的营养密度降低了,但大米是我们日常饮食中提供能量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它是一个很好的食物「载体」,可以混搭很多其他谷物食材进行烹调。
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大米的价值就更突出了。比如急性胃肠炎缓解期,为避免胃黏膜受到刺激,白米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再比如宝宝辅食期,也多是从喝米糊、米粥开始,逐渐到更丰富的食物种类。
另外,人摄取营养更多是从配菜中获得,妄想只靠单一主食获取营养,别说粥饭不能满足你,大多数主食都会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而且大米还是最容易被「改造」的食物之一。因为它本身味道很淡,只要在煮粥时加点「料」,比如各种绿叶蔬菜,糙米、黑米等全谷物,红小豆、绿豆等杂豆,粥饭就可以变得美味且营养均衡。
谣言二:吃米胖人,米的热量是西瓜的 10 倍
米饭属于谷薯类主食,西瓜属于新鲜水果,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大米的碳水化合物高达 76%,西瓜只有 6.8%,100 克生米熬的粥,能让人撑到「爆」,而吃 100 克西瓜却跟没吃一样。
长胖这个事儿,归根结底是摄入总热量超过了消耗量。比起吃什么,吃多少对变「月半」影响更大。不管粥还是瓜,哪个吃多,都可能变胖。
当然,如果你本身对大米毫无抵抗力,吃起来忍不住一碗接一碗,不妨尝试大米加糙米、燕麦等杂粮做成饭或粥,来增加饱腹感,帮助你更好地控制食量。
谣言三:大米会导致糖尿病
大米还背负了一个很大的罪名——吃大米会导致糖尿病,但其实,糖尿病可不是「一介大米」能决定的。一个人是否会得糖尿病取决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多种复杂因素,并非吃大米就一定会得糖尿病。
其次,得了糖尿病仍可以吃大米,只是要控制好量及烹调方式。一次不要吃太多,也不宜过于软糯,最好加入杂粮混合烹煮,否则可能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谣言四:粥煮的时间越长越好
一般来讲,烹调加热的时间越长,谷物中的维生素 B1、维生素 C、叶酸、抗氧化成分等损失会越大。
不过这几种营养素中,只有 B1 在谷物中含量较高,其他几种都是蔬果中含量更高。
人们在吃主食时也都会搭配蔬果来均衡膳食,很少有人会只靠吃主食来获取维生素 C、叶酸、抗氧化成分等营养元素,所以倒也不必太纠结煮粥时间长造成的营养损失。
而粥煮得久,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口感会更软烂,喝进嘴里,无需咀嚼,舌头一抿,米香立马化在舌尖。在米饭口感上,尚有软、硬两派相争,但在煮粥这事上,多数人都默契地达成共识——煮得久、软的粥最好喝。
以上就是梅河口绿色大米小编分享现在大家对大米的误解和为大米辩解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大米没营养是错误的说法,同时吃米胖人,米的热量是西瓜的 10 倍也是错误的说法,同时大米会导致糖尿病也是错误的说法,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一定不要再误会大米了哦!